乐鱼体育官方APP在线:安徽县域经济向“新”攀登
来源:乐鱼体育官方APP在线 发布时间:2025-11-20 01:14:21
来源:乐鱼体育官方APP在线 发布时间:2025-11-20 01:14:21
乐鱼体育app正规吗:
县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,县域经济一头牵着社会持续健康发展,一头连着万家灯火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安徽各地因地制宜,积极布局落子,在夯实农业基石的同时,根据各自不同资源禀赋,或打造优势特色主导产业,或培育根植性主导产业,通过创新实现“焕新”,不断培育新增长点,激活县域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引擎。
科技正引领着农业驶向广阔的星辰大海,深刻重塑着县域经济这一“基石”。这一点,在安徽尤其引人瞩目。
眼下,定远县的冬小麦陆续进入集中播种期。在藕塘镇,机械的轰鸣声不绝于耳,多台播种机、旋耕机在田间来回穿梭,翻地、旋耕、播种在机械臂的挥舞下一气呵成。
“秋种讲究的是抢时间和抓效率。”安徽苏鑫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定远县流转了4万亩土地,公司负责人邬翔算了一笔“效率账”:秋种阶段,他每天雇佣4位工人同时使用4台机器操作,计划一天能够实现700多亩耕地的播种工作。“要是没有机械,一天雇佣200位工人都不可能完成抢种工作。”
“十四五”以来,安徽持续推进农机装备研发应用,一批大型先进适用农机装备成功推广,农业智能化落地见效。
另一方面,多年深耕之下,尖端科技带来的“软实力”已经开花结果,正为县域发展注入澎湃动能。
10月下旬,安徽农业大学江淮分水岭试验站内的移动式羊舍,70多只刚出生的小羊羔正撒欢蹦跳。试验站站长陈家宏望着这一批羊群,激动地介绍起羊群繁育的最新成果。
2015年4月,安徽农业大学与定远县政府签订“共建新型农业推广服务平台合作协议”,以“校地合作”模式携手共建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,十年过去,试验站已成为助力当地农业高水平发展的高能级平台。
“羊博士”陈家宏驻站已有8年,他主导完成的黄淮肉羊新品系改良繁育工作,已在分水岭区域改良当地品种1.4万只。新品种黄淮肉羊不仅生长速度快,1天能长1斤,口味不膻还嫩,产羔率更高达210%。
眼下,他们又将目光瞄准“肉乳兼用无角山羊品系”,第一批羊羔已经产出,令人欣喜。“若这一品系成功繁育出来,将实现比有角山羊更高的产肉率和产羔率,未来将带动更多养殖户走上高产致富之路。”说到这里,陈家宏黝黑的脸上难掩兴奋。
10年来,试验站聚焦定远及江淮分水岭区域的农业产业优势,组建了猪、鹅、渔、草、菌5个主导产业联盟和蔬菜等X个特色产业联盟,累计推广新品种477个、新技术143项,服务农业企业超百家。
走在农牧耦合技术体系的试验田边,陈家宏笑着向记者提起,前不久试验站与定远县政府达成进一步合作意向,将开启下一个“十年之约”。
无疑,这将是一个农业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力的新十年,也是“丰”景更为可观的新十年。
品牌化、全链化是农业产业体系升级的关键路径,从“做优”到“强链”,不仅推动农业产业跃升,也在重塑着农业价值体系。
11月5日上午,定远县七里塘乡草安村的草莓大棚里,村民杜少平的20多亩草莓陆续进入现蕾期,预计12月中旬,首批鲜果将抢先上市。
像杜少平这样的种植大户并不担心销售问题——为了延长草莓产业链,2022年,当地招引农产品加工头部企业、农产品供应链企业入驻,完全解决了草莓鲜果销售难题。
“上海麟果果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每天大约收购鲜草莓20万斤,基本包揽了当地草莓种植户的鲜果。”杜少平透露,在此之前,当地80%以上的果农都要将鲜果卖往长丰草莓市场。
七里塘乡草莓种植培养面积达9200亩,尾果占全年总产量1/5,入驻的大咖国际食品有限公司,将尾果收购后制成草莓果酱等高的附加价值产品,完全解决了尾果因品相差而滞销的难题。
从草莓种植、鲜果售卖到草莓酱深加工,七里塘乡正不断延伸草莓产业链、提升草莓价值链,让草莓产业越做越红火。
在大别山腹地,同样的红火场面也在上演。近日,岳西县温泉镇解放村的现代农业蔬菜产业园智慧大棚内暖意浓浓,菜农们正在忙着采摘、分拣,一派忙碌景象。
这片“大菜园”占地面积238亩,总投资超5000万元。园区内实行物联网全覆盖,采用智能化控制与实时监控,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种植、采摘、科普、研学、分拣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农业蔬菜产业园。
大山深处有了现代农业蔬菜产业园,这是岳西蔬菜产业高水平发展的又一高光时刻。近年来,岳西县依托资源禀赋,因地制宜全力发展高山蔬菜产业,2024年产业产值超6.5亿元,有效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增收,助力乡村振兴。
延长产业链,优化了生产端的效益,改善了消费端的体验,实现供需双赢。但要想进一步实现产品“叫响市场、卖向全国”,则离不开品牌的打造。
11月5日下午,位于定远县西卅店镇的安徽农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内,浓郁的卤料香气扑鼻而来。该企业总经理郭星介绍,目前公司专注于定远白鹅和定远黑猪的深加工与销售,“标准化、规模化的工厂生产模式已经改变了以往‘小作坊’单打独斗、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尴尬困境。”
作为“定有良材”品牌产品的深加工基地,安徽农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正式投产,目前已形成“养殖繁育+深加工+销售推广”的完整链条,实现一、二、三产融合发展,预计年产值1亿元左右。
“目前,我们生产加工的桥尾已接到客户订单,酱肉产品在抖音热销。未来,我们计划在线上平台通过美食博主的‘种草推介’、线下开设专卖店等多种方式,让定远风味‘圈粉’更多食客。”郭星的轻描淡写,却勾勒出“定有良材”这一品牌的壮丽蓝图。
自2023年4月正式对外发布以来,“定有良材”品牌已促进当地农产品销售超4亿元,带动2000余户农户和500余家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生产;2024年“定有良材”顺利通过“国审”,成为滁州市唯一一个被国家商标局审批注册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……一场关于“土特产”抱团发展、协力输出的品牌化打造之路仍在继续。
“十四五”以来,我省通过乡村建设、文旅融合、产业联动、基建提质“四维”路径,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、资源高效配置,实现发展成果普惠共享。
这其中,农文旅融合不仅是连接城市与乡村最为活跃的要素桥梁,也是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抓手。
泉河与流鞍河交汇处,临泉县西部文化旅游区借势而起,顺河老街、古沈国历史文化园、中环格林童话世界、魔幻之都等景区街区共同构成临泉文旅版图的核心,而顶级规模、成长最快、影响最广的当数魔幻之都。
“这里不是简单的游乐园,而是活态的封神文化博物馆。”魔幻之都负责人王伟说,“作为临泉‘四大名片’中‘姜尚故里’的核心载体,该项目依托古沈国遗址、千年白果树等文化IP,将《封神演义》的神线万平方米的空间布局中,形成‘封神魔幻动物园’‘哪吒闹海水乐园’‘封神魔幻游乐园’‘魔幻国潮街’四大板块的立体架构,着重打造封神IP,通过综合体的文化叙事,给游客提供不一样的体验。”
“仙魔电音节”创下单日接待3万人次的纪录、“动物嘉年华”成为亲子家庭的最爱……满足多种人群休闲旅游需求的文旅综合体模式,是“魔幻之都”“吸睛”又“吸金”的流量密码,它通过深度挖掘临泉深厚的文化资源,着力打造集游乐、研学、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目的地,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破圈之路,成为安徽乃至中原地区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标杆。
另一方面,城镇化、工业化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途径。围绕这一路径,安徽各县域积极探索以工促农、以城带乡的新型城乡关系,为城乡融合提供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典型经验。
2025年,定远成功跻身“安徽县域总实力30强”名单,“争先进位”的秘诀,就藏在各乡镇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特色产业园内。
于2021年打造的张桥镇轻纺产业园是定远县14个乡镇产业园区中最大的一个,在此之前,张桥镇没有工业基础,是传统的农业大镇。
“2021年我们顺势承接长三角轻纺产业,打造轻纺产业园,边建设、边招商、边投产,目前一期已有45家企业登记注册。”张桥镇政协联络组组长唐元武介绍,2024年产业园产值超10亿元,2025年预估将达到15亿元左右。
5年不到,张桥镇实现了从农田变厂房、农民变员工的转型跃迁。而依托14个乡镇产业园,定远县也形成了以“一园一链”为格局、“园+链”为导向,以工促农的城乡融合新局面。
放眼江淮大地,从产业园区到阡陌乡野,从城乡共荣到“双向奔富”,现代化县域转型实践正如火如荼上演。抓创新就是抓发展,谋创新就是谋未来,向“新”攀登,县域经济正在汇聚高水平发展的新动能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安徽各地因地制宜,积极布局落子,在夯实农业基石的同时,根据各自不同资源禀赋,或打造优势特色主导产业,或培育根植性主导产业,通过创新实现“焕新”,不断培育新增长点,激活县域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引擎。